海丰国际上半年净利3.12亿美元 2023年08月21日 15时 航运界网 航运界网消息,8月16日,海丰国际(01308HK)公布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业绩。 今年上半年,海丰国际实现营业收入为12.53亿美元,同比减少约44.5%。该公司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集装箱运量及平均运费下降。上半年毛利达到3.32亿美元,同比下降72.4%。税前利润为3.22亿美元,同比下降72.7%;上半年净利润3.12亿美元,同比下降73.3%。 今年上半年,海丰国际集装箱航运及延伸物流业务的集装箱运量为155万标准箱,较2022年同期的161万标准箱减少约3.8%;集装箱航运及延伸物流业务的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达到每标准箱667.5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每标准箱1239.1美元减少约46.1%。 图源:海丰国际官网 据航运界网监测,截至2023年6月底,海丰国际经营72条贸易航线,包括15条通过联合经营的航线及24条通过互换舱位经营的航线。在披露2022年度业绩时,海丰国际就表示将聚焦于亚洲区市场集装箱航运及物流业务。 根据Alphaliner数据,海丰国际在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位列第13位,控制运力共98艘船、156231TEU,其中自有船舶93艘、150317TEU,租入船舶5艘、5914TEU,占其船队总量的3.8%。此外,海丰国际手持订单数量为16艘船、24138TEU。 集运市场低迷对中小型班轮公司冲击最大 与此相对,集运市场低迷,中、小型班轮公司开始出现亏损,其中包括阳明海运、万海航运和以星。 万海航运上半年亏损1.4亿美元 万海航运202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500.3亿元(约15.7亿美元),同比减少67.9%;营业毛利为亏损新台币23.8亿元;税前利润为亏损新台币4.7亿元;当期净利为归属母公司业主为亏损新台币44.6亿元(1.4亿美元);每基本股亏损新台币1.59元。 二季度,万海航运实现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244.7亿元(约7.67亿美元),同比减少67.4%;营业毛利为亏损新台币5.8亿元;税前利润为19.8亿元;当期净利为归属母公司业主为亏损新台币23.4亿元(0.73亿美元);每基本股亏损新台币0.83元。 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万海航运排名第11,运营122艘,其中自有船舶113艘、租入船舶9艘,总舱位达到45.2万TEU。此外,万海航运还持有25艘,总计17.7万TEU新造船订单。 阳明海运二季度亏损407.3万美元 航运界网消息,阳明海运202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720.0亿元(约22.5亿美元),同比减少66.7%;营业毛利达到新台币69.7亿元,同比减少95.3%;税前利润为新台币103.8亿元,同比减少80.0%;当期净利为归属母公司业主为新台币32.7亿元(1.0亿美元),同比减少97.2%;每基本股盈利新台币0.94元。 2023年二季度,阳明海运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350.5亿元(约11.0亿美元),同比减少68.0%;营业毛利达到新台币35.5亿元,同比减少95.1%;税前利润为新台币61.5亿元,同比减少91.8%;当期净利为归属母公司业主为亏损新台币1.3亿元(407.3万美元),每基本股亏损新台币0.04元。 与所有班轮公司一样,阳明海运在疫情后的两年里利润丰厚,去年的净利润约为60亿美元。 然而,与同行类似,由于运价暴跌,THE联盟成员的盈利能力在过去两个季度大幅下降,2022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降至4.83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1.12亿美元。 而且,考虑到其第二季度盈利的恶化,可以公平地假设,在充满挑战的气候下,本季度会更糟,而第四季度可能会更糟。 阳明海运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表示:“为了应对航运市场供需的变化,阳明将继续以最谨慎的态度评估形势。”。 阳明海运补充道:“将对航线分布和船队规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运营业绩。” THE联盟合作伙伴韩新海运(HMM),2023年上半年,HMM实现营业收入4.21万亿韩元(约32.0亿美元),同比下降57.7%;营业利润为4670亿韩元,同比下降92.3%;净利润为6100亿韩元(约4.6亿美元),同比下降90.0%。 HMM指出,集运市场正在经历运力过剩,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订购的新造集装箱船大量涌入,以及主要港口和内陆地区的供应链正常化。与此同时,东西向主要航线的大型船舶的级联效应加剧了供需失衡。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大多数关键贸易通道的运价都面临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排名第十的以星(ZIM)也会在今天晚些时候发布上半年业绩。根据此前的公告,由于运价持续疲软,特别是跨太平洋航线的运价,且货运量的增长可能低于此前的预期,以星下调2023年全年业绩预期:将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从此前的18亿至22亿美元下调至12亿至16亿美元之间,将息税前利润(EBIT)从此前的盈利1亿至5亿美元调整为亏损5亿至1亿美元。 来源:航运界网 返回首页 专栏 更多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风险提示|船舶搁浅,又是酒驾惹的祸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风险提示|警惕燃油泄漏事故中的人为过失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航运实践|原油运输合理短量责任分析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保险实务|船舶战争险系列之四 关注近期中东局势,再谈加保的重要性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风险提示】澳大利亚对褐翅椿象随船入侵的生物防范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风险提示】猴痘疫情来袭,船舶注意防范 专题 更多 SOLAS公约100周年 都是原矿惹的祸 雪龙号的这场跨年大营救 2013年度航运界十大专栏文章 李克麟的集装箱人生 大连远洋前总经理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