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脱碳目标的最新发展进度,就靠下周这个会议了?

2023年07月06日 11时 航运界网

航运界网消息,据外媒报道,国际海事组织(IMO)计划提交一份关于提高该组织未来脱碳目标的协议草案。据悉,该草案并没有完全承诺监管机构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GHG)零排放目标。
 
图源:网络
 
人们认为,为了使航运与《巴黎协定》规定的温控目标保持一致,在设定期限之前实现脱碳是必要的。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国家呼吁的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已经被放弃。为了帮助各参与方重拾信心,此次草案赋予了各国政府在目标完成日期描述上的选择空间,即他们的目标可以通过“到本世纪中叶和/或到2050年左右,视各国国情而定”这样的限定短语进行形容。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政府在通过以上措辞进行目标设定时,需要确保能够遵守“到2030年,采用零或接近零碳的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使得其占国际航运业所使用能源的(至少)5%,(争取10%)”的前提条件。目标数值在后期可能会发生变化。
 
尽管脱碳目标实现的日期具有灵活性,但国际海事组织还是建议监管机构提高目标,即“尽快或最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雄心”。据介绍,该草案将在下周的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提交给各国政府,进行谈判和批准。
 
由于目前低碳燃料和脱碳技术的可用性较低,航运业领域的相关人士认为,到2030年实现中期目标的难度极高,但是,该草案却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具体来说,中期目标是“与2008年相比,203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20%(力争减少25%)”,另一个目标是“到2040年,国际航运的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8年至少减少70%(力争减少75%)”。而国际海事组织此前设定的目标则是,与2008年水平相比,到2050年将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在本世纪内,即在2100年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在航运界网看来,本次草案是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升级版脱碳战略。
 
据了解,该草案暂未明确国际海事组织将采取的市场化的碳定价措施,该措施被认为是激励向零排放燃料和船舶的过渡,以及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方的关键。环保人士指出,如果迟迟不能确定合适的市场化措施,那么很有可能会错过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的机会。
 
据外媒报道,目前市面上存在六种不同的市场化措施建议,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数是关于征收的,但也包括限额和贸易计划。而在此前,包括巴西、阿根廷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强烈反对建立一个基于征税的系统来筹集脱碳资金。

来源:航运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