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浙江样板”
2022年08月31日 09时 中国水运网
近日,宁波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荣获“四星级绿色港口”称号,至此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系统获得该项荣誉的单位已增至3家,为该集团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再添一抹亮色。
绿色码头跃迁蝶变,智慧码头赋能强基,航线越来越密,吞吐量稳坐世界第一……7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深入推进一体化改革,围绕“一体两翼多联”浙江港口发展格局,握指成拳、协同发展,打造了全国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浙江样板”,谱写下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时代篇章。
“一体两翼多联”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要求。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于当年8月做出了整合统一全省沿海港口及有关涉海涉港资源和平台,加快推进海洋港口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21天后的8月28日,浙江省海港集团揭牌成立,被誉为浙江历史上最大的国企改革成果之一。次月29日,由原宁波港集团、原舟山港集团整合组建的宁波舟山港集团揭牌成立,宁波舟山港开启了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嘉兴港、温州港和义乌国际陆港等相关港口资产的整合也相继完成。
2016年11月24日,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浙江省海港集团与宁波舟山港集团深化整合融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运作。同年,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017年起,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投资或收购衢州、龙游、湖州、长兴、德清和嘉兴等地的内河港口。2021年起,宁波舟山港着力将义乌陆港打造成“第六港区”,围绕港务、船务、关务、信息、管理一体化改革,推进宁波舟山港港航物流功能全方位前移至金义地区,为客户提供国际物流一站式优质服务。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港口和浙北环杭州湾港口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陆港及其他内河港口的“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等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改革更是进入“2.0”时代。2021年12月,宁波舟山两地拖轮实现一体化试点经营;今年2月,宁波、舟山两地引航机构完成首次跨辖区合作引航。“一港两拖”“一船两引”正式成为过去时,更加有力的一体化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正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一体化改革迈向更深层次。
努力打造浙江世界级港口集群
港口一体化改革带来高质量发展效应。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持续释放一体化改革发展红利,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担当“硬核”力量,努力打造浙江世界级港口集群,大幅提升了浙江海港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
宁波舟山港全力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全球第一大港地位更加巩固。全港航线总数已突破300条,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1+1>2”效应。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波舟山港努力打通我国内外贸企业面临的物流难点、痛点和堵点,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推港口运输生产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首破12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两翼”齐头并进,纵深推进浙北“三年行动计划”和浙南“弃陆改水”,服务能力持续强化,主营业务快速增长,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温州港、嘉兴港分别首开至东南亚、日本、俄罗斯的集装箱国际航线,联合首开“乍浦—温州”直航航线,台州港首开外贸集装箱直航班轮航线,嘉兴港开通首条海河联运跨省航线,温州港开通首趟集装箱远洋航班,进一步完善了南北翼港口业务体系。2015年至2021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复合增长5.72%。
据了解,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还做大做强以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和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东西双向开放、海陆联通发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增至22条,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2个地级城市,业务量从2015年的17万标准箱发展至2021年的120万标准箱,年均复合增长38.5%,海铁联运全国第二大港地位持续稳固。
同时,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以太仓、江阴、南京为区域枢纽,加强宁波舟山港与长江中上游、长江内河港口联动,努力将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水外港,2021年完成江海联运业务量55.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0.6%。
智慧绿色赋能港口转型升级
今年7月份,由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牵头的“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大应用成果名单,《集卡人车数智赋码创新》获评2022年第一批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7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不断提升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致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岸线资源和配套设备设施,为全球客户构筑起了畅通便捷、绿色高效的港口物流网络。
“数智”赋能,加速港口转型升级。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2+1”智慧化码头示范建设。目前,梅东公司已实现近四成装卸、运输、调度等作业的全流程自动化,并完成智能集卡封闭区域“无人化”测试;甬舟公司持续推进iECS和数字孪生系统等项目,完成智能集卡全流程编队测试,并逐步加快码头面无人化进程;鼠浪湖公司完成卸堆、取装、混配、卸装、换堆等5条全流程联动调试,为后续码头全自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港航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领域,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积极开展5G、北斗、无人驾驶、远程控制、在线监控、集群通信、智能理货等智慧港口项目研究和应用,打造以“n-TOS+iECS”“双芯”为核心的自动化码头作业系统。
锚定“双碳”,打造绿色港口样板。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不断加大绿色能源应用、绿色装备升级和节能减排工艺改造力度,大力推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的技术研究,探索开展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应用。目前,已建成高压岸电设施25套、低压岸电设施243套,其中宁波港域专业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已实现岸电全覆盖。宁波舟山港域“油改电”龙门吊已实现全覆盖,港作集卡清洁化能源率达50%。今年内,港口运营板块预计新配备100台相关新能源设备,力争龙门吊等大型港作机械清洁化能源率达92%以上。
来源: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