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物流企业如何应对困境?
2022年06月23日 09时 中国水运网
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但是对于当地国际货代物流企业而言,疫情期间因业务减少导致的经营压力及长时间居家办公带来的企业管理和人才稳定问题仍然没有消散。
日前召开的“民营物流企业CEO在线论坛”上,来自上海、宁波、深圳、大连、义乌等地的23位民营物流企业家在线论道,探讨疫情下国际货代及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应对举措和发展前瞻。
扎实前期基础 增强企业韧性
今年春节以来,航运市场步入传统淡季,加上需求发生转移,货运需求明显回落。同时,深圳疫情暴发,华南地区港口生产与集疏运受到较大冲击。随后,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大面积影响上海及周边区域的物流活动。与此同时,部分货代企业也通过此前打下的相关基础,推动业务拓展和转型,增强企业韧性,应对疫情影响。
美设国际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善根表示,可以通过前置仓服务,将货物进行分流。通过积极发动周边港口和城市的运力能力,将物流分流出去,满足上海腹地客户的外贸出货需求。
通过利用前置仓资源,将货物从浙江、江苏分流,北上青岛,南下宁波,转移客户需求。目前江浙一带,有22个地级市的企业,能够利用前置仓,并通过水路、铁路联运等方式,将货物运进上海港。
为应对市场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上海万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宗元给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企业应不断对标行规,提高自身运营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也希望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尽可能化解、打通影响供应链畅通的环节、堵点,横向搭建承运人、货代企业、商会组织的沟通平台,结合监管手段,遏制市场的爆炒行为;二是研究不同的市场布局,由内卷向外卷发展,把握机遇,跟随客户的产业转移,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布局;三是不断开发、迭代货代物流产品,产品定制要匹配市场需求,以此扩大客户群体。
灵活应对难题 转变出运策略
“大的企业还能够拿到保供通行证,小的企业就相对艰难,货物没有办法正常流通,各地通行政策不同也造成了运输困难……进而导致货物难以交付,资金运转困难等。”欧坚集团总裁何斌在谈及疫情下物流企业的痛点时进一步表示。
欧坚集团通过与码头合作,解决陆路封堵不畅痛点,开展水水运输以及陆转水运输作业。
上海易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光明也表示,可以采用铁水联运的方式,保上海洋山港国际海运集装箱业务畅通。安排在上海市内有通行证的车辆操作提空送重。这不仅能减少上海牌照车辆跨省作业的几率,还能保障成本和时效,适合客户、码头和船公司的需要。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202万TEU,同比增长15.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93.7万TEU,同比增长13.8%;内河港口完成8.4万TEU、同比增长71.6%。
针对资金运转难题,欧坚集团则基于进博会期间合作客户的需求,在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支持下,实现付汇5000多万人民币。还通过上港集团,积极为客户争取堆存费的减免。此外,多家船公司针对疫情期间的滞箱、改单等费用制定了减免措施,为了进一步保障客户利益,欧坚集团还通过各种渠道与未公开政策的船公司沟通,为客户争取减免,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
做好竞争力服务 加强数字化能力
若疫情再度暴发,黑天鹅事件再度发生,货代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数字化或许是“良药”。
葛善根表示,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网络建设,进行多产业布局,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的组织能力,尤其是数字化能力,有助于企业更加高效地开展业务。组织员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效流通,有助于企业同合作伙伴、外部的信息互通。
同时,货代物流企业在城市布局规划中,应不只立足于中国,还要立足于东南亚,乃至全球。不只布局沿海集装箱口岸,还要布局内陆母水港及内陆支线运输。
在辽宁港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光看来,物流企业数智化,是必然趋势。从国际物流发展与竞争视角看,物流企业应顺势投入数智科技资源,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实际上,目前供应链全链条都充斥着对数字化的需求,尤其是客户对数字化的需求大增,这就迫使传统货代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时代,向数字化转型。
不过,亚航易(深圳)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创始人陈卓阳坦言,传统货代向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不容易,甚至难点重重。
尤其要搭建一个线上订舱报价平台,不仅搭建成本高,还要不断维护平台,涉及维护成本。甚至存在一些企业,投入大量成本后,所搭建的平台不便于客户使用。
“因此,传统货代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就需要选择一个可靠、合适的数字化产品。其次,企业需要有数字化转型的决心,能够愿意系统地梳理流程,系统地制定价格管理策略,管理客户和员工。亚航易应对上述难点,推出SaaS软件为货代企业搭建自营平台,贴合业务场景设计功能,做到各链条全覆盖。”陈卓阳总结道。
上海沃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郭舜日也表示,要想借助数字化来缓解危机,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为此,企业应拥抱SaaS,利用集约化、先进性的平台,支撑业务发展;拥有智能、高效、精细化的服务,使服务具有竞争力,可以打通企业内外的数据,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拥有物流业务节点化、可视化的能力;拥有业务运营整体可视化、可分析的能力;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来源: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