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稳中求质、创新提升

2021年06月11日 11时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路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收窄,实现正增长

2020年,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年初,新冠疫情突发对现代航运服务业造成巨大冲击,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各项措施稳步推进,上半年营业收入降幅迅速收窄,同比下降3.8%。三季度,由于全球疫情蔓延,受海外市场的影响,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趋势放缓,同比下降2.0%。四季度,防疫常态化下各项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在运价上涨、出口形势较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二、水陆货运量双双下跌,对外客运受影响明显

2020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货运市场需求下降,全市完成货运量139226.01万吨,同比下降7.2%。其中,水上货运量92294.30万吨,下降6.4%;道路货运量46051万吨,下降9.1%;铁路货运量478.49万吨,增长1.4%;机场货物吞吐量402.52万吨,下降0.8%。受疫情影响,旅游、探亲和商务等出行活动大量减少。2020年,对外旅客发送量11973.18万人次,同比下降46.2%。受较多国际航班停航等因素影响,机场旅客发送量3020.91万人次,同比下降50.6%。全年起降航班数54.51万架次,同比下降30.5%,其中国际航线下降56.2%、港澳台地区航线下降62.6%。2月份起邮轮全面停航,全年水上旅客发送量同比下降86.6%。

三、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集疏运体系不断优化

2020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0.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5%,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受益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港全年内贸集装箱吞吐量711.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5%,占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14.6%提高到16.4%,刷新了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历史纪录。为缓解城市环境、交通的承载能力,上海近年积极引导和鼓励集装箱“弃陆走水”、海铁联运,优化港口集疏运方式结构。2020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和国际中转比例同创新高,达到51.6%、12.3%,分别同比提高3.3和1.5个百分点;海铁联运箱量占港口吞吐量比例逐年提高,由2018年占比0.2%上升至2020年0.6%,近三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四、长三角航运协同发展不断推进,智能航运取得新进展

2020年,沪苏签订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沪太两港联合推出“太申快航”精品航线,沪苏两港合作打造内陆集装箱码头(ICT)项目。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约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将其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上海港成为国内首个口岸集装箱业务全程无纸化港口,各项自动化技术和生产服务效率指标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与中远海运集团成立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在船型研发、智能船舶和标准体系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上海机场集团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与创新应用,巩固提升亚太国际航空枢纽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