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翼船产业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1年06月02日 09时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周子勋日前,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地效翼船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工信部等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以及郑州市上街区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研讨会。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国研经济研究院董事长王辉主持研讨会。
航空工业洪都集团原总设计师喻玉华表示,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船舶,掠海地效翼船具有接近飞机的航速,同时又有船舶的承载能力,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给世界船舶制造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可以预见,地效翼船将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
作为地效翼船研制的领先企业,郑州海王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丽柯应邀参会并发言指出,地效翼船技术创新将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张丽柯表示,郑州海王是唯一一家研究地效翼船并成为行业标准委员会的民企。目前,海王已获得各项专利62项,新申请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值得一提的是,完善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海王一号总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同时取得了国际船舶检验组织的入级证书,海王一号、海王二号已进入量产阶段。
“海王未来的布局将着重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建立地效翼船全国研发中心,二是建立地效翼船培训基地。”张丽柯称,未来3年到5年,在完成一个百吨级地效翼船设计工作的同时,将提升综合保障体系,扶持和组建相关企业,最终形成一个以地效翼船为核心、海上高铁产业链和周边运营生态相结合、搭建海上快速运输生态的矩阵式闭环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认为,地效翼船产业发展要站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大环境下来看。在水上运输方面,地效翼船比传统船舶的速度更快、更舒适,比传统飞机的载重效率更高,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能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看,我国有强大的工业发展基础,发展包括地效翼船在内的新兴产业有很好的产业条件;有强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需求空间。从国际大循环的角度看,我国需要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类似地效翼船这类的产业,其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不一定那么大,但是从全球比较来看,有可能形成一些隐形冠军或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一个新产品、新业态,国家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是新兴产业能够很好发展的前提。”许召元表示,对企业来说,一是要高度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包括零部件、设计,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要充分利用当前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把先进的设计、技术应用到这个场景中,提高产品质量。三是要树立全球化意识,打造全球竞争力。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所副所长王昊表示,对相关业务的培训非常关键,建议联合国家相关机构,把地效翼船的培训工作,包括后续相关的教材能够系统推进,这对整个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在政策诉求方面,建议关注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退税以及首台套等产业扶持政策。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管理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玉涛说,企业需要从技术上塑造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有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统筹考虑生产、研发、应用。总之,要把技术和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进一步把目前的关键问题和政策需求再明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