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高速”江海通达 气象航运合力护航
2021年05月20日 09时 湖北省气象局
近日,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吃水6米内的万吨级江海船舶可常年直达武汉,形成一条“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曾经,长江风云莫测;现在,水上高速越发畅通。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与长江航务部门携手合作,为黄金水道潜能不断释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串珠连线织密网 陆上水面全覆盖
4月3日,在武汉市鹦鹉洲大桥附近航段,记者在一艘蓝色的长江航道航标船上看到建有由集成传感器、主采集箱、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的浮标气象站;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水文预报台副台长田刚的手机上,则看到此地实时气象信息:风速每秒2.5米,湿度87%,气压1021.7百帕。
“通过与长江航务局联合踏勘选址,我们已在长江干线湖北段和沿江重点港口建成39个浮标自动气象站、3个船舶自动气象站、20个岸基自动气象站。”田刚介绍,长江干线通航水域20公里范围内,建设了1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沿干线1公里范围内,布设了260余个自动站。覆盖全干线的闪电定位监测系统建成。
长江航道地形复杂,沿途气候多变,大雾、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着航运安全和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近年来,气象与航务部门深化合作,填补长江水面气象监测空白,实现了陆上水面气象观测全覆盖,为精准监测长江航道中小尺度、局地突发灾害性天气,保障航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我们选取武汉、荆州、岳阳36座航标灯船建设了六要素微型气象站,在岸上建立了3套岸基气象站。下一步,将组织竣工验收,为气象服务添砖加瓦。”长江航务管理局安全管理处副处长卢俊告诉记者。
除了共建设,还有共维护。长江航道部门已将这些气象站纳入日常维护巡查范围,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
1月初,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长江海事局、水运安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印发《长江航运气象服务联盟建设方案》,共同成立长江航运气象服务联盟,共建合作平台、共用科技人才、共享优势资源、共破技术难题,全面提升长江航运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建设在长江航道航标船上的浮标气象站。图片由长江航务管理局提供
精准服务点对点 智慧创新深融合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内河“黄金水道”,长江航道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80%,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30.6亿吨,稳居世界内河首位。
2019年8月9日22时45分,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不足24小时。在江苏省南通海事局调度大厅的巨屏上,代表渔船的黄色小旗密密麻麻。这些船只挤满了避风区域,最后一批货船也于几个小时前完成货物装卸驶离避风。
“多亏了电子江图App发布的预警,为船舶回港避险留足了时间。”南通海运股份公司刘经理说,“利奇马”影响期间,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港口多争取了12小时作业时间,直接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
运用智慧气象为黄金水道保驾护航,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基于电子江图App开发的智慧气象航运服务系统,可开展天气通航等级预报,通过跟踪船舶位置及航迹预判或定制目的地,结合航速计算行程和对应江段通航等级,形成基于气象灾害影响的航行沿途智能天气导航,空间分辨率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分钟级,精准对接船舶出港、航行、停靠卸载全过程。
现在,电子江图App累计下载安装量超过10万人次,真正实现“一图在手,说走就走”。
气象预警信息对于长江航运安全至关重要,“一对一、点对点”的气象信息发布已成为海事局常态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与气象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将预警信息通过海事部门各渠道第一时间转发给各港航企业、船舶和涉水单位,提醒提前做好防范。”长江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丁振海说。
自2016年以来,长江海事部门共转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5575次,实施禁限航近1000次。与气象因素有关的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大幅减少,2020年长江干线发生水上交通险情128起,与2016年相比减少63.7%,其中与气象因素有关的险情仅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