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处理及争议解决”沙龙在舟山举办
2021年05月17日 13时 航运界
2021年5月14日,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中心(以下称“中国海仲浙江仲裁中心”)与舟山海事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共同主办、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指导、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舟山市委员会支持、航运界网承办的第六期国际海事服务产业沙龙在舟山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处理及争议解决”。活动邀请了浙江地区40余位渔船碰撞事故处理、船舶管理及保险领域的相关人士,包括船公司代表、渔船互保协会负责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校专家学者等在现场参与讨论和分享。会议的第一部分由航运界网主编王海主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易传剑教授介绍了浙江自贸区总体情况和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建设规模,提出对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有效处理与争议解决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服务能级,揭开了本次沙龙的序幕。舟山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副处长、中国海仲调解员高青海介绍了舟山海域的基本情况,指出舟山拥有世界罕有的深水岸线、顶级码头及顶级船舶流量,通航环境十分复杂,海域水上交通事故形势更是十分严峻。2016至2020年舟山船舶碰撞事故占整个舟山海域水上交通事故的 57%,同时间段内共发生较大等级以上事故13起,且其中超过半数为商渔船碰撞事故。目前,舟山各渔业重点县区(乡镇)也成立了“海事渔事纠纷调解中心”,重点解决商渔船碰撞事故、涉渔单方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取得了良好效果。建议以后各方可进一步加强海事纠纷处置的交流合作,引导商渔船碰撞民事纠纷高效、公正解决。
(左图为王海,中图为易传剑,右图为高青海)
上海瀛泰(宁波)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张凯兵分析了渔船商船碰撞纠纷实务当中遇到的碰撞责任和损失索赔两大问题。张凯兵总结了渔船商船碰撞事故发生的几个特点,同时提出此类案件如果需要寻求更好的救济,需要在事故发生前期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而仅靠北斗系统的轨迹图又难以判断碰撞事故是否发生,破解商船渔船碰撞事故处理难这一困境的方法在于及时有效地保存证据,一旦发生事故,渔船方或者其主管机关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提取、调查、保存证据。目前商船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后,一般是商船的保险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而相关渔船主管部门缺少保存证据的手段。对于渔船损失索赔,张凯兵建议可以在舟山设立一个渔船碰撞损失检验的机构,同时渔业主管部门做好渔业捕捞作业的统计数据,有利于损失争议解决。除此之外,对于商渔船碰撞事故,更多地应发挥非诉调解机构的协商调解作用。而对于商渔船碰撞事故纠纷中的损失索赔和碰撞责任比例等,建议可约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舟山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璐挺以舟山地区2016年至2020年渔船碰撞事故案件数据为基础,总结出舟山渔商船碰撞事故高发区域主要位于港内,其中沈家门渔港居于首位;碰撞渔船从事的作业方式主要有渔业运销、拖虾、流刺网、拖网(含单拖和双拖)、帆张网等;碰撞事故高发的月份为4月、9月和10月,分别为伏季休渔期前后。刘璐挺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碰撞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要避免碰撞事故发生,应从预防措施入手,强化驾驶人员自身素质和技能,加强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渔政海事联合管理机制,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凯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海仲仲裁员沈建斌以一艘外轮与一艘舟山籍渔船碰撞案作为典型商渔船碰撞事故开场,介绍了两个商渔船碰撞肇事逃逸案例,并根据其实务经验总结了商渔船碰撞事故的特征。碰撞沉船事故,多数情况下可能没有肇事船船舶特征、附近其他航经船舶等任何信息,可能的信息只有渔船失联的时间和位置,由此也造成事故责任认定上的困难。沈建斌还介绍了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及定责原则,以及刑事追责的相关法律及量刑标准。
(左图为张凯兵,中图为刘璐挺,右图为沈建斌)
讨论环节,与会嘉宾踊跃提问及发言。恒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洪宇根据嘉宾的发言,结合其丰富的从业经验,补充了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费用、责任的认定、保赔协会责任等内容。上海通立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海仲仲裁员黄振堂从技术角度介绍了碰撞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打捞及救助,并指出目前在碰撞事故处理时,因渔船沉没人员伤亡,救济途径更倾向于保护渔船一方,给商船尤其是外国商船造成许多误解,并提出渔船密度大、行动无规律、避让难度大,在预防时可以用灯具等多种手段表示避让。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仲仲裁员吴勇奇结合曾经在海事法院处理的众多案件的经验,详细分析了一例渔商船碰撞肇事逃逸案例,引发现场嘉宾热烈讨论。
黄晨亮副秘书长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中国海仲浙江仲裁中心举办此次沙龙活动,除了交流行业经验,也希望能将参会专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形成报告,为渔船与商船提供更好的防范措施,减少渔商船碰撞事故的发生。海仲浙江中心将再接再厉,继续搭建交流平台,为长三角地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从左至右依次为黄振堂、王洪宇、吴勇奇、黄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