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走廊”漾碧波 江苏2020年底将实现船舶污水“零排放”

2019年12月23日 10时 新华网

江苏,是中国内河航运发达省份之一。这里河网密布,水路四通八达。繁荣的港航产业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支撑,但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船舶、数十万以水为家的船民、密集的港口码头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粉尘等污染,也客观上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摆在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2018年9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省级机关率先成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吹响了江苏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一年多来,江苏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生动实践。
 


走访长江沿线,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治理的推进,碧波荡漾的“清水走廊”已经在各地呈现。

“智慧柜子”实现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

“苏无锡货01816”是江苏第一艘400总吨以下安装“船舶污水回收设备控制与监测系统”的船舶。

“打开这个水龙头生活用水就出来了,然后通过下面的管道,洗碗洗锅的生活污水直接接入了污水柜里。”船老大周明在船舱的厨房中向我们展示了他船上的这个“智慧柜子”。周明介绍说,平常他们夫妻两人跑船,船上有厨房也有卫生间,两人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虽然船上的生活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是生活污水却不能像岸上人家一样连接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十分为难。“以前就直接倒在河里了”,说到之前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周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指了指洗碗槽下面的管道说,“现在有了这个‘智慧柜子’,这个遗憾终于能弥补了。”

据该设备的生产厂家介绍,生活污水柜安装在机舱内,每一个柜的贮存容量为0.25立方米,“苏无锡货01816”安装了三个柜子,总容量为0.75立方米,全部由地方政府提供补贴安装。船上厨房、卫生间的出水口全部接入污水柜,一般可以存放3-4天的污水量。更贴心的是,污水柜内还加装了粉碎泵,防止管道阻塞。

此外,依托江苏籍船舶已安装的VITS船载终端,加装了传感器以及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的“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系统”能够准确掌握船舶的身份信息、生活污水送交地点、送交时间及送交量,实现江苏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及收集处置的全流程监管及数据统计分析,同时还将通过手机APP,提供船舶送交生活污水服务。

据了解,原先,这种生活污水储存柜及监控设备实施只安装在400总吨以上的大型船舶上,像周明的货船,污水只能直排河道。据了解,11月2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已联合下发《江苏省400总吨以下内河货运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11月开始改造试点,到2020年底前,江苏籍400总吨以下货运船舶将全部完成改造,届时将全面实现船舶污水“零排放”。

船上收集的污水、垃圾,如何处理?针对船舶靠岸送交污染物不方便,船员积极性不高,岸基防污染接收设施使用率低等情况,徐州市按照便民、实效原则,率先建造垃圾回收船,并提出了“‘船—船—岸’模式为主,‘船—岸’模式为辅”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模式。徐州市地方海事局局长朱明欣介绍说,从早上8点至下午5点,回收船都在河面上流动,提供“上门”接收污染物服务。对于执行垃圾回收的船民,还会奖励生活用品。“回收船运营以来,船舶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朱明欣说道。

目前,徐州市区、邳州已分别建设2艘多功能回收船,在京杭运河正式运行,沛县的2艘多功能回收船在湖西航道试运行。截至10月31日,6艘多功能回收船共对11450余艘营运船舶收缴污染物,接收船舶生活垃圾11170艘次,45吨;含油废水242艘次,9.99吨;生活污水38艘次,4.5吨。船舶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船舶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提升,有效维护了辖区生态环保安全,维护了南水北调净水走廊建设。

降尘“神器”让煤码头不再扬尘飞舞

绿地成片,白鹭歇脚——走进苏州太仓港的煤电片区,眼前的景象让人大感意外。

华能太仓港务公司有6个露天堆场,动辄就是近10米高的煤堆。然而,这里不仅不见“煤飞尘舞”,煤堆旁还自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有原创‘神器’,”华能太仓港务公司总经理季曦指了指堆场北侧21米高的3号转运站,“3号运转站顶楼上安装有激光发射装置,这是全球首个将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应用于大型散料堆场监控的装置。”

季曦说,这套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监控及抑尘系统,通过全天候发射脉冲激光,对堆场实时动态扫描、侦测,精确反映粉尘浓度与对应位置。当坐标内出现浓度超标报警,公司就会联动就近的水雾喷淋装置精准喷淋,进行抑尘。

太仓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拥有38.8公里长江岸线,是长江沿线泊位最大的煤炭中转储运基地。

太仓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太仓为所有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建成配套的防风抑尘设施;装卸船机、斗轮机、转运站等起尘点都配备了干雾除尘或喷淋除尘设备,采取喷淋洒水、覆盖等相关措施防治扬尘。6家散货码头建设了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了30套监测设备;在建工地做到围挡作业、封闭施工、场地硬化、裸土覆盖、车辆冲洗、封闭运输、喷淋抑尘,确保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沿江152家从事易起尘货种作业装卸的港口码头企业已完成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任务占比92%,年底前可全部完成。”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重拳出击 非法码头变绿地

一边是创新性举措,高效防治;另一边,精准发力,重拳整治。

非法码头的存在,不仅侵占了宝贵的岸线资源,而且乱建附属设施,严重破坏了沿岸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全面推进内河港口码头安全、绿色、集约、有序发展,苏州交通运输部门从2017年7月正式开展为期2年的内河港口码头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内河港口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后,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整治原则,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加快推进全市内河码头综合整治工作。

据介绍,经过对苏州1711家内河港口码头多次实地排查,苏州全市各地制定了“一企一策”整治方案,实施联合执法,码头整治有效推进。目前,共清理取缔内河码头1113家,有序纳归内河码头265家,优化提升内河码头380家,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47亿余元。“通过内河码头综合整治,发展空间有所拓展。拆除码头区域面积约297万平方米,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腾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负责人说道。

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江苏省对非法码头整治严格按照“吊机清理到位、物料清运到位、场地复绿到位、整治建档到位、长效管理到位”五项标准予以执行。根据要求,企业需重点改善港容港貌,同时结合环保、安全相关要求,督促企业完善港口粉尘、水污染防治等相关设施,推动船舶码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及联单制度执行,内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电子联单系统已在推行。同时,各地整治办需会同发改委及环保、安监等部门,指导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办相关手续,在完成纳规管理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优化提升工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