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 福建民营船厂的生存之道

2019年06月14日 09时 中国水运报


正值休渔期的当下,各类捕捞渔船、渔业加工船、冷藏运输船等在沿海沿江民营船舶企业进行维修保养,福建众多民营船舶企业船台、码头、船坞、平台均排着满满的各类渔业船舶。


在过去的几年里,整体船舶市场还处在十分疲软的阶段,福建作为渔业大省,各民营船厂是如何生存的?对此,记者采访了福建各民营船厂。


吃苦耐劳 艰难起步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在福建的福鼎、福安、罗源、连江、福州、平潭、厦门、漳州、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海、沿江地区,人们主要以江海为生,自然就形成了从闽东到闽南的民营船企工业走廊。第一代民营船舶企业经营者们借着“天资”,亲自选址征地、挥动双手挖船坞、带头整修场地建船台、货比三家抓采购、精打细算筹资金、千方百计接业务……经过一番打拼,终于为福建船舶工业发展与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年福建瀚海船业有限公司创建者王进建总裁在建造船坞过程中,曾数十个月一直扎根在工地上,夏天晒脱几层皮,冬天吹裂一片皮,有时工人都休息了,他却不顾年事已高仍在工地上忙碌着,一点也看不出老板的样子。”福建省船舶出口基地商会会长肖荣向记者介绍道,“还有福建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甫敬,在企业初创遇到困难时,口袋里仅有200元钱,在放弃船厂和继续投资中,他毅然决然决定带领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着省吃俭用的苦日子,硬将仅有的200元钱再投入到创业中,正是这种宁可让自已一家人吃苦,也要把企业救起来的企业家精神,才有如今公司年创产值高达到几个亿的好局面……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最终,第一代的民营船舶企业经营者,用辛勤的汗水与奋力拼搏的精神赚得了民营船企的“第一桶金”,创下当时工业总产值99.5210亿元,完成新船建造340艘,实现销售收入71.5121亿元,承修中外各类船舶2787艘并创产值34.8661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2157亿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带头人”,福建民营船厂的“星星之火”开始逐步扩大……


灵活创新 抱团取暖


除了润物无声的精神灌溉,灵活创新更是乘风破浪、扬帆奋进的“动力之帆”。


由于福建民营船舶企业与其他民营企业(指船东、配套企业、原材料供应商等)不仅企业性质相同,而且在经营风格、管理方式、运作习惯、市场理念、工作作风、重大决策等方面都有极其相似点,于是 “民”“民”合作的运营模式应运而生。


“一个人走路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路却可以走得更远。我们企业也同样,各会员企业为壮大自身实力、取长补短,不自觉得便凝聚成一团,互相帮助,先进带动,共同渡过困难时期。”福建龙海市船舶工业同业公会会长、福建国安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连富说。


据业界人士透露,他们在合同洽谈中省去了招投标、上级审核批准与时间等待等环节,将前期合同谈判时间尽量缩短,给建造留有足够时间,以便确保产品质量与交船时间。一般情况下可以实现当年合同签约、当年顺利建造、当年成功交付,项目合作实现时间短、建造快、质量优、交付好的目标,这就是“民”“民”合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能够长久顺利合作的保证。


记者了解到,福建有30多家民营船舶企业的订单全部来自民营企业与个体户,而且呈现订单批量大、船型规格多、合作持续时间长的格局。


另外,福建民营船舶企业采取的合作方式十分灵活,这样也就更利于双方达成共识,顺利促成合作。


比如,船舶设计可以委托民营设计院设计,再由船检负责审图;可以按照技术设计要求,由船东自行采购符合技术规范的原材料与相应配套的设备;可以由船企提供场地与设施进行双方合作建造新船;可以委托专业的技术监理公司对船舶建造质量进行技术监理;可以十分人性化地确定合同款项的支付方式与时间;可以应船东要求举行新船开工、船舶下水、新船交付的各种仪式或活动;可以承诺做好一切交船准备,只要船东拧个包就可以接船启航等。


“民”“民”合作的方式,个性化的服务,采用的办法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人性化,使得双民间的合作优势发挥的更加充分、领域更加广阔、时间更加持久、积累起来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更有利于民营船舶企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


独树一帜 用活资金


资金对于民营船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运营好企业,是民营船舶企业经营者的一门“艺术”。


在闽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民营船舶企业主导三思而后行,努力将“科学决策、理性投资”摆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实现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


例如,一些经营者利用自己的钱,去购买“僵尸企业”的吊车、行车、轨道、排车、玻璃钢船模、加工机床等,以此来补齐自己的“短板”,达到既省钱又能提升企业造修船能力的目的。


“国安船业在面对当前船舶市场低迷,特别在保本经营或微利经营的状态下,企业降本减负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龙海市船舶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李亚溪告诉记者,用好自己的有限资金十分重要,要尽量降低财务成本,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将资金权牢牢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在物资材料采购方面,实施货比三家、减少库存、争取零库存;在基础建设上,采取先当前后长远的原则,尤其要控制好适度规模;做好应收账款工作,一般一艘船账款数额较大,早一天收回账款,就可以为企业发挥很大作用;发挥企业信誉度的作用,有时可以与长期合作企业实行“还旧欠新”,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这些举措,在福建民营船舶企业中也很常见。


据介绍,龙海市70%以上的民营船舶企业没有向金融机构贷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民营船舶企业具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有能力将企业经营好。众所周知,企业若向金融机构贷款,但因船舶建造周期较长,其间会因为原材料、钢材、设备、电器、电缆、配套机械价格与劳务费的变化,给还贷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自然给企业经营者造成还本付息的双重压力。


反而,若企业没有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经营者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努力去挖掘各种潜力,这样主动权就会牢牢地掌握在经营者手中。


另外,老一辈民营船舶企业的创立者,就是以这种经营理念将企业打造出来,并发展壮大的,这也成为了一种经营理念的传承。


当然,民营船企有时也会有“多余的钱”,一时派不上用处,经营者就会将其用于正规的理财,争取利润最大化。


后起之秀 秉承家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福建民营船舶企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第一代“创业实干型”的企业经营者年龄逐年增大,又面临着新时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互联网、电子商务、外语等深感力不从心,他们主动地进入了“选贤让贤”的新阶段。


其中,将子女列为“接班人”就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这些子女从小就见证了父辈艰苦创业的辛劳,从幼小心灵就树立起了长大后为父辈分忧的意愿。另一方面,老一辈的经营老在艰苦奋力拼搏中,深知专业知识、理念创新、现代管现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将子女送入高等院校培养,将来继承家业。如今,老一辈创业者的希望,新一代子女学业有成,并融入了一些家族式船企中,并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长江后浪推前浪。福建华海晟世重工有限公司总裁张清洁,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家族企业,并将所学专业在企业建起了网络经营平台、做起了
二手船交易,还对企业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企业搞得风声水起,实现了产品既有内销,又有出口的新局面;福建新盛海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斌祥,从海外留学归来之后,就进入父亲创办的企业,并发挥所学专长走上了总经理岗位,带领企业走多元合作之路,进行造船模式的重大创新,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扩大了企业经营范围;福建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新,大学毕业后,先到股份制船舶企业工作,系统地熟悉船舶企业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生产流程、建造工艺、质量控制、后勤保障、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企业管理,还深入体验各种岗位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后来他回到父亲创办的企业,担起了总经理的工作。


正是有了之前的实际管理经验,将外来的管理方法与本土管理模式相结合,起到了取长外短的作用,形成了有本企特色的管理,使立新公司在2018年建造渔船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并得到各界好评。


除子女接班外,也有一部分民营船舶企业经营者将目光盯住了“国字号”企业,从其退休管理人员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人员做为自已的副手,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专长来为本企业服务,这种方式有效推动了民营船企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