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遇产能过剩

2011年09月02日 00时 航运界

中国经济巨轮终于撞上产能过剩的冰山了吗?

从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sco Holdings Co.)的问题来看,麻烦就在前面。作为大型国有航运企业,中国远洋在世界各地签有租借船舶用以运输铁矿石、煤炭和粮食的长期合同。很多合同都是在大宗商品市场的繁荣时期签署的,当时租借一艘好望角型船的价格达到了每天20万美元左右。现在的价格是每天1万美元。这些合同的后果已经体现在中国远洋的利润上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4.2亿美元。

讽刺的是,租船费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的原因造成的。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年均增长26%。咨询公司Jefferies航运专家梁民(Johnson Leung)说,总共550条好望角船、每年增加约50条是不够的,所以租船费大幅上升。跟踪全球航运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altic Dry Index)在2008年6月份达到了11,600点。

航运企业以为这种上涨趋势将会延续下去,于是就下订单建造新船,或者是签订高价租船的长期合同。他们错了。中国2010年铁矿石进口量反而下降。2011年同比增长率只有微不足道的8%。与此同时,据梁民说,好望角型船的数量到2010年年底已经增至1,150条,每年新增200条。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目前在1,500点左右。航运公司正在品尝产能过剩的滋味。

航运不是唯一过猛下注经济增长、结果陷入产能过剩困境的行业。以铝业为例。中国的年产能2,300万吨,而需求只有1,600万吨左右。麦格理证券(Macquarie)金属分析师Graeme Traine说,预计今年还将增加300万吨到400万吨的产能。最大的输家是中国铝业公司(Chinalco),这家国有大企业发现自己的利润正因供给过剩而受到挤压。

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的情况并没有一些看空者所说的那么严重。经济体中的某些部分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另一些部分并不存在。在有问题的地方,高增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有助于解决问题。比如随着国内需求加速增长,对汽车行业生产过剩的担忧就已经证明是缺乏根据的。

但对航运、铝业和可再生能源来说,产能过剩的冰山已经戳破船壳。投资者应当为跳上救生艇做好准备。

Tom Or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