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广西完成内河水运航道十大规划
2010年05月12日 08时 航运界
5月6日上午,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办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开发建设广西内河流域航道的10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进一步完善研讨。据此,根据国家层面批复的《珠江流域航运规划综合报告》中,关于广西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对广西主要航道规划进行调整的10个规划专题已经全部编制完成。
来自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自治区发改委、区交通厅、区水利厅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院、航运管理局,还有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崇左等市黄金水道建设办公室的专家、高级工程师以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今天的研讨咨询。
经过细心勘察、精心设计,以及不断修正,《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柳黔江2000吨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左江1000吨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钦江3000吨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绣江Ⅳ级航道技术方案研究》、《贺江航道技术方案研究》、《长洲三线四线船闸工程技术方案研究》、《大藤峡2000吨级船闸技术方案研究》等10个专题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这些研究报告,将有助于将我区航道规划等级纳入国家层面的规划,并开展与其他省市的合作建设,将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提升到实际操作层面。
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挥西江的纽带作用,还将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国“两廊一圈”合作以及北部湾经济合作,有利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对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水运资源具有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低廉的特性,是国家和我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迫切要求。
(2)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加快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依托西江水运能力,发挥运输成本低,沿江城市区位、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临近粤港澳市场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服务于大西南腹地经济,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3)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江海联动,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与升级,形成沿江经济带,实现桂东、桂中和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4)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以便捷、经济的水陆交通网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大投资、大项目落户我区,优化沿江区域产业布局,提高沿江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形成我区东联粤港澳、西通云贵、南接东盟的资源互补、互利互惠、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5)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
西江黄金水道是我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煤炭、水泥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属于薄弱环节,必须加快建设,以发挥内河港口主枢纽、水运主通道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全面提高我区综合运输体系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6)是提升完善西江综合功能的需要。
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是我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原则下,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运资源,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更好地保障沿江群众的安居乐业。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