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逆势增长!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交出亮丽答卷
2020年05月26日 10时 经济日报
疫情特殊时期,稳订单、稳生产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现实大考。经济日报记者5月25日从中国船舶集团重庆公司了解到,疫情之下,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千方百计推动复工复产,化危为机,创新突围,多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集团所属在渝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8%;承接合同总额62.3亿元,同比增长119%。
目前,中国船舶集团在渝共有12家所属企业和1家研究院,主要产品包括船舶、水中兵器、风电成套设备、铁路车辆、齿轮箱、增压器等。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均建立了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图为重齿公司3月实现偏航变桨产品发货超5000台。
重庆齿轮箱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风电偏航变桨齿轮箱单月产出突破了5000台,全年有望突破7万台,同时还完成2000万KW的装机容量,将实现在该领域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台6兆瓦级大功率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压缩发电机组完成机械运转试验,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重庆红江机械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全尺寸低速机轴瓦试验装置顺利完成性能试验,标志着低速机燃油系统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打破了相关研制技术一直由国外控制的被动局面;
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电磁阻尼偏航系统,在国内风电机组上首次成功应用,该成果大大提升了偏航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幅降低了风电机组的维护成本;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在今年3月产销燃气表达到41万只,创造了单月产销历史最好纪录;长征重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货车招标中一次中标合同金额6亿元……
逆势发展的背后,正是得益于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市和中国船舶集团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的工作总要求,打好抓安全、保交付、降成本、拓市场的“组合拳”——
强化保军主业主责。复工复产以来,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对现有经营订单进行拉网式梳理、列清单,实施网格化管理,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并行生产、交叉推进,保军保重保急,开足马力抢生产。
内推外拉,提前储备,努力提高配套供应能力。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积极引导和帮助现有供方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适度扩大采购配套渠道,提升配套能力。同时,梳理和预测进口配套件需求,扩大渠道、提前储备,努力降低国外疫情造成的交付影响。
主动出击,抢占先机。通过增强与客户沟通,落实意向订单,掌握新需求,确保提前签订新合同;创新签约和交检方式,实行远程签约、交检;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加大非重点疫情区域的市场开发力度。
↑图为重庆清平机械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订单。
据了解,中国船舶集团在渝企业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2020年计划投资7. 8亿元,用于两江新区西南研究院、江津增压器试验与风源厂房、永川智能制造产业园、万州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同时,在现有的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基础上,通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灵活高效的创新机制建设、满足高端研发的硬件设施建设等措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2家企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工作已经展开。
此外,积极发挥西南装备研究院示范引领和协同创新作用,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建立中国船舶集团所属在渝企业以西南装备研究院为龙头的创新资源体系,构建“3中心+3平台” 技术创新模式,即研发中心、先进制造及产业化中心、试验测试中心、研发制造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工程大数据平台,形成高效的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及运维全流程研发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通讯员 赵雪飞)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