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造最强饱和潜水支持船“海龙”号交付

2019年12月31日 10时 中国水运网

12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黄埔文冲)、上海佳豪设计院共同研制的ST-246型饱和潜水作业支持船“海龙”号(ORIENTAL DRAGON)在广州交付。“海龙号”是我国目前建造交付的最先进、作业能力最强的饱和潜水支持船,首次搭载了全球最先进的固定式24人双钟饱和潜水系统,总体作业能力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该船的建造方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2012年交付了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并于2015年1月承担我国国产化饱和潜水系统试验保障任务,该次试验创下了320米饱和潜水和330.2米巡潜试验的全国新记录。集团坚持自主研发,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开拓高端海工市场,“海龙号”的交付,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饱和潜水装备和深水装备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深水工程作业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海龙”号是一艘主要由潜水钟、高压居住舱、过渡舱、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潜水钟收放系统等组成的专业深水海洋工程船,获DNV GL、CCS双船级认证。该船采用潜水系统与船体一体化设计,总长124.0米,型宽24.0米,型深10.2米,设计吃水6.5米,甲板面积为900平方米,航速约14.5节,自持力45天,定员120人。该船配备了固定式24人双钟300米水深饱和潜水系统和双潜水月池,能够实现潜水作业规模化;配备了DP3动力定位系统,满足在风速25节、流速1.5节海况下的定位作业要求;配备了两台3000米深水工作级ROV(水下机器人),水下作业能力强;配备了250吨主动式升沉补偿船用吊机,作业水深3000米,波浪补偿精度±5厘米;配备了减摇抗横倾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舒适性。“海龙”号能够在除南北极以外的全球海域满足多种作业需求,集饱和潜水作业、空气潜水作业、深水勘察作业、ROV作业、海底施工作业、DP动力定位作业、吊机舷外作业以及海工支援服务等“十八般武艺于一身”,作业能力强、效率高,是名符其实的水下工程利器。
 


这是中船黄埔文冲首次承建饱和潜水船,为了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船舶的建造任务,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项目团队,先后完成了多项饱和潜水系统的试验项目,最终成功掌握了饱和潜水系统、ROV系统、DP3动力定位、深水补偿起吊系统等核心装备的安装建造核心工艺技术以及全船系统的码头与海上试验技术,圆满完成了该船的建造任务。

据了解,潜水员以空气作为呼吸介质所进行的普通潜水,极限下潜深度为50-60米,否则就会出现生命危险。而饱和潜水系统可以帮助潜水员下潜到几百米的深水中,并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极大的提升了人类潜水作业能力和效率,广泛应用于军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抢险救助打捞、科考勘察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海洋工程能力的重要指标。国际上,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惜动用国家力量发展饱和潜水作业能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已经掌握了300米-500米饱和潜水能力,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据了解,随着海洋石油产业等海洋工程的发展,如何提高水下作业能力和潜水工作效率也为海工业者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让人类下潜到300-500米的大深度,深潜潜水员需要呼吸氧气和氦气等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而惰性气体吸入后会溶解到人体血液中。深潜作业结束后,由于水下压力比水面上压力大的多,为了避免惰性气体过快从血液中析出,在人体内形成气泡,引起“减压病”造成潜水员死亡,潜水员要进行长达一天甚至几天的缓慢减压,让惰性气体安全地从身体中释放出来。这样的过程,严重影响了潜水工作效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饱和潜水作业应运而生,该系统让潜水员事先通过加压让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饱和状态,然后乘坐潜水钟下水作业,完成后返回高气压的过渡舱或居住舱。在这个过程中,潜水员可以在居住舱解决饮食等生理需求,潜水员身受的压力没有变化,没有“减压病”的风险,这样水下作业就可以分批分组的连续进行,作业完成后只要在减压舱内一次性减压即可,潜水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来源:中国水运网 龙巍 夏小建